左心室阻滯,醫(yī)學上稱為左束支傳導阻滯,是心臟電傳導系統(tǒng)異常的一種表現,具體指心臟左束支傳導電信號時發(fā)生延遲或中斷,導致心室收縮不同步。其發(fā)生可能與以下五點相關:一、心肌缺血或梗死,冠狀動脈病變導致心肌供血不足,影響傳導系統(tǒng)功能;二、心肌病,如擴張型、肥厚型心肌病,心肌結構改變干擾電信號傳導;三、心臟手術或介入治療,術后局部組織水腫、瘢痕形成可能影響傳導;四、高齡與退行性變,隨著年齡增長,傳導系統(tǒng)纖維化、鈣化導致功能下降;五、其他系統(tǒng)性疾病,如甲狀腺功能亢進、電解質紊亂(高鉀血癥)等,通過影響心肌代謝間接導致阻滯。
左束支傳導阻滯的病理機制復雜,電信號在左束支受阻后,會通過右束支緩慢傳導至左心室,導致左右心室收縮不同步。輕度阻滯可能無明顯癥狀,但嚴重阻滯或合并基礎心臟病時,可能引發(fā)心悸、胸悶、呼吸困難,甚至加重心衰。診斷依賴心電圖,表現為QRS波群增寬(≥0.12秒)、左室圖形改變。治療需針對病因,如控制高血壓、改善心肌缺血、糾正電解質紊亂等,部分患者需植入起搏器以維持心臟節(jié)律。
需強調,左心室阻滯的嚴重程度與基礎心臟狀況密切相關。單純性阻滯若無癥狀,可定期隨訪;但合并冠心病、心衰等疾病時,需積極治療原發(fā)病。患者切勿自行用藥,應嚴格遵循醫(yī)囑調整治療方案,定期復查心電圖及心臟超聲,評估病情變化。若出現新發(fā)癥狀或原有癥狀加重,需立即就醫(yī),避免延誤病情。
